每經網 2014-12-30 08:54:50
大的宏觀形勢決定了債券市場的牛市基調仍會繼續(xù)。但在經歷了收益率大幅下行和對政策的熱切預期后,債市有可能會進入震蕩市,各券種的收益率會在反復拉鋸中逐漸下行。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喜威 發(fā)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喜威 發(fā)自北京
上周,雖然央行繼續(xù)在公開市場保持零操作,但銀行間市場資金價格卻已開始松動。上海銀行間同業(yè)拆放利率(Shibor)、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的短期品種均不同程度下行。與此同時,上周銀行間、交易所市場利率債、信用債市場亦全面反彈。截至12月29日,上證企業(yè)債指數已連續(xù)4個交易日上漲。
多位分析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打新凍結資金的陸續(xù)解凍和財政存款的陸續(xù)投放,資金面緊張行情已經解除。整體而言,大的宏觀形勢決定了債券市場的牛市基調仍會繼續(xù)。但在經歷了收益率大幅下行和對政策的熱切預期后,債市有可能會進入震蕩市,各券種的收益率會在反復拉鋸中逐漸下行。
資金利率普降
12月29日,Shibor6個月及以下期限品種利率全線回落,其中,隔夜期品種下跌7.1個基點,至3.415%;7天期下跌10.1個基點,至4.714%。與此同時,中國貨幣網數據顯示,當日銀行間市場隔夜品種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下跌5.66個基點,至3.3557%。此外,14天、21天期品種亦出現不同幅度的下跌。
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截至12月29日收盤,銀行間市場隔夜、14天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已連續(xù)6個交易日走低;7天期品種則連續(xù)下跌5個交易日。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央行未在公開市場開展任何操作,而此間亦無任何資金到期。“在年底資金面緊張的環(huán)境下,央行連續(xù)保持公開市場靜默,一方面反映了央行對于當前流動性形勢可控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央行在國際流動性收緊大背景下的保守操作。”東莞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陳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種信心主要來源于年底財政存款的集中投放,據測算12月份的財政凈投放將超過1.3萬億。如此規(guī)模的財政投放,可以極大地改善年底的流動性形勢。
中信證券首席分析師鄧海清表示,盡管央行未在公開市場上進行任何操作,但是隨著打新凍結資金的陸續(xù)解凍和財政存款的陸續(xù)投放,資金面緊張的警報已經解除。
但鄧海清也表示,本周內資金利率繼續(xù)下行的空間有限。“這主要是因為,第一,元旦節(jié)假日即將來臨;第二,根據我們此前的預測,12月的信貸投放或近萬億,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銀行的資金面緊張;第三,股份行需要增加規(guī)模以提高排名,對同業(yè)資金會有大量的需求;第四,此前央行對部分銀行開展的SLO(短期流動性調節(jié)工具)操作本周即將到期。
專家:債券牛市基調仍會繼續(xù)
值得注意的是,中證國債指數12月29日上漲0.25點至153.66,刷新歷史新高;中證公司債指數則連續(xù)4個交易日上漲。與此同時,中債銀行間債券總財富(總值)指數、中債銀行間國債財富(總值)指數均小幅上漲;中債城投債(AA+)到期收益率曲線12月29日顯示,7年期品種到期收益率為5.7960%,比上周一下跌了14.57個基點。
值得一提的是,12月27日,央行發(fā)布《關于存款口徑調整后存款準備金政策和利率管理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即“387號文”),將部分原在同業(yè)往來項下的存款調整為存款口徑,并暫不上繳法定存款準備金。
“‘387號文’的推出將有助于穩(wěn)定市場流動性,且央行通過此次的政策也傳遞了其希望資金面平穩(wěn)、將在政策上維持寬松的信號。”鄧海清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因前期繳準擔憂而產生的預防性需求降低,前期債市對于資金面緊張和央行不放松的預期將修正,從而促進債市收益率下行。
對于明年債券市場的判斷,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在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一份研報中表示,大的宏觀形勢決定了債券市場的牛市基調仍會繼續(xù),不能輕言牛轉熊。
“不過,在經歷了收益率大幅下行和對政策的熱切預期后,牛市中最好賺錢的時期可能已經結束。除非出現經濟超預期下滑、政策超預期寬松或者信用超預期惡化的情況,否則債市不大可能再復制趨勢性的行情,更有可能會進入震蕩市,各券種的收益率會在反復拉鋸中逐漸下行。”劉東亮認為,收益率曲線也將從目前的牛平向牛陡演化,一是面對震蕩行情的不確定性,資金可能會更青睞短期品種;二是隨著資金面從年末季節(jié)性緊張中好轉,機構通過出售短券補充流動性的行為也將結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