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11 16:17:33
◎“天賜良基日報”基于每經app基金板塊,聚焦每個交易日公募基金最新資訊、知名基金經理動態(tài),并對今日ETF、明日新發(fā)基金進行點評。(不作為投資依據,僅供參考)
每經編輯|肖芮冬
1、公募基金近十年管理規(guī)模增長超11倍
數據顯示,2012年初,公募基金管理規(guī)模約為2.19萬億元,產品數量不到千只;到了2022年7月底,公募管理規(guī)模不僅突破27萬億元,且產品數量超過1萬只。10年時間,管理規(guī)模增長超11倍,產品數量增長了10倍。(via:每日經濟新聞)
2、華泰紫金江蘇交控高速公路REIT正式獲批
證監(jiān)會和上交所官網都顯示,10月10日華泰紫金江蘇交控高速公路REIT正式獲批。該基金存續(xù)期限12年,基金采取封閉式運作,不開通申購贖回,只能在二級市場交易。(via:每日經濟新聞)
3、部分新基金快速建倉,有的不到半個月虧近8%
部分9月中下旬以來新成立的基金,近期出現了凈值變化,基金經理正在陸續(xù)建倉中。不過有的建倉速度較快,隨著市場持續(xù)調整,已有基金不到半個月虧損7.61%。(via:每日經濟新聞)
4、7只原油基金昨日漲停,年內最高漲近70%
10月10日,華寶油氣LOF、廣發(fā)石油LOF、華安石油基金LOF等7只原油QDII基金集體漲停,合計成交額約7600萬元。拉長時間來看,有基金今年以來的漲幅已近70%。(via:券商中國)
5、10月48只新基金發(fā)行,趙詣、楊棟有產品上新
截至10月10日披露信息,10月發(fā)行基金數量共計48只,主動偏股基金和債券基金“平分秋色”,其中不乏擬由泉果基金趙詣、富國基金楊棟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的新產品。(via:中國證券報)
6、三季度基金最高自購2.1億
根據Wind統計數據,華泰資管、國君資管兩大券商資管公司包攬三季度公募產品的自購“冠亞軍”,依次合計自購2.1億元、1億元;排在第三位的是國泰基金,合計自購6900萬元。(via:券商中國)
1、葛蘭、周雪軍減倉振德醫(yī)療
振德醫(yī)療(SH603301,股價46.45元,市值123.77億元)最新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顯示,截至9月30日,葛蘭的中歐醫(yī)療健康混合、周雪軍的海富通改革驅動混合分別比上期減少51.51萬股、20.19萬股。
2、蔡嵩松的諾安成長混合加倉韋爾股份
韋爾股份(SH603501,股價75.50元,市值894.15億元)最新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蔡嵩松的諾安成長混合現身其中,比上期增加419.43萬股。
3、韓創(chuàng)的大成新銳混合減倉華鐵應急
華鐵應急(SH603300,股價6.31元,市值79.67億元)最新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顯示,韓創(chuàng)的大成新銳混合比上期減少2109.06萬股。
4、茅煒:中長期布局關注兩大投資機會
南方基金茅煒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年四季度或有望成為A股市場中長期的重要底部,近期的市場波動為專業(yè)投資者提供了中長期布局機會。具體到投資機會:一是供給出清。在本輪周期中,房地產、家裝、建材等地產鏈行業(yè)出清比較明顯,隨著宏觀經濟逐步修復,“活下來”的公司將受益于市場份額的顯著提升。二是自身估值大幅波動。頂部行情伴隨著非理性高估,而底部行情則恰恰相反。比如,醫(yī)藥行業(yè)的長期投資邏輯沒有任何變化,目前,醫(yī)藥板塊估值跌至底部區(qū)域,行業(yè)泡沫已經基本出清,具備較好的中長期投資機會。
今日,大盤全天震蕩反彈,創(chuàng)業(yè)板指在寧德時代等權重股大漲帶動下漲超1%。盤面上,鋰電池、儲能等方向領漲。電力股展開反彈,華電國際漲停,國電電力、大唐發(fā)電、中國核電漲超7%。鋰電池、電力相關ETF領漲市場,最高上漲3.87%。
下跌方面,受拼多多、美團等中概股下跌明顯的影響,多只中概互聯ETF進入跌幅榜前列。
1、基金簡稱:中融養(yǎng)老目標2045三年持有混合發(fā)起(FOF)
基金類型:FOF
基金經理:周桓
業(yè)績比較基準:(中證800指數收益率×90%+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人民幣)收益率×10%)×X+中債綜合指數收益率×(1-X)
基金經理過往業(yè)績: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57582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