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29 15:49:04
每經記者|趙云 每經編輯|葉峰
2月29日,市場全天低開高走,創(chuàng)業(yè)板指領漲,滬指收復3000點。三大指數月線均收漲,終結此前月線6連陰。
截至收盤,滬指漲1.94%,深成指漲3.13%,創(chuàng)業(yè)板指漲3.32%。
板塊方面,光刻機、氫能源、人形機器人、衛(wèi)星導航等板塊漲幅居前,無板塊下跌。
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5200只個股上漲,逾百股漲停。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10526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3041億。
北向資金全天單邊凈買入166.03億元,單日凈買入額創(chuàng)7個月新高;2月累計加倉超600億元,創(chuàng)近13個月新高。
2月的最后一天,這行情真是太提氣了!
昨天帶量殺跌后,網上討論不乏悲觀的聲音。
但今天早上悲觀只持續(xù)了幾分鐘,市場就低開高走全天紅盤,尾盤甚至進一步走強。
大跌次日市場能有這種程度的修復,“?;厮贇w”4個字又沖到了嘴邊。
今天的盤面,主要有兩大亮點:
一是,繼周二5029只個股收漲,個股上漲家數創(chuàng)歷史最高紀錄后,今天紀錄又被刷新。截至收盤,上漲個股高達5225家——連續(xù)大規(guī)模的上漲,不可謂不壯觀。
二是,北向資金真的買瘋了。
166.03億元的凈買入數據,創(chuàng)下今年單日紀錄,也排在歷史行情的前列。
Wind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只有5個交易日的北向資金“爆買”力度超過今天。
從日內走勢線來看,早上抄底入場的北向資金幾乎沒有逢高做T的意愿,全天穩(wěn)步增長。
透過這兩點可以發(fā)現,對后市抱有期待的資金還很多。目前各大指數又回到了2月21日以來構筑的箱體上沿,整體走勢仍然健康。
同時,昨天大跌中抄底的投資者大概率又嘗到了甜頭,后續(xù)行情中再遇到急跌時,相信敢于出手的人也會更多。
指數方面,今天科創(chuàng)50、中證2000和北證50漲幅居前。值得一提的是,今天“雙創(chuàng)”指數均反包昨日陰線,已進入技術性牛市,即從底部反彈幅度超過20%。
據媒體報道,有分析人士認為,科創(chuàng)板爆發(fā)受兩方面刺激:
一是降低投資門檻的傳聞(或者說市場對此的預期)又熱鬧了起來。
從今年7月起,科創(chuàng)板迎來三年解禁高峰,6月開始至年內解禁規(guī)模達到8444億,在這種背景之下,科創(chuàng)板其實需要新的資金入場承接。
目前,科創(chuàng)板開通是要求證券賬戶或者資金賬戶20個交易日內日均資產50萬以上。按照目前的投資者結構,降低投資門檻將給科創(chuàng)板帶來較大助力。
二是半導體產業(yè)鏈大爆發(fā),讓科創(chuàng)板的成分股受益。
板塊方面,包括半導體在內,今天有三個方向表現突出:
1)半導體產業(yè)鏈大漲
比起上周的跟漲,半導體、芯片板塊本周顯示出更強的主動性,其中或許有高低切資金的帶動。昨天普跌屬于“無差別殺傷”,對節(jié)奏的干擾不大。
消息面上,首先投資圈有未經證實的“小作文”流傳。但既然沒有實錘,本文就不展開討論了。
其次,多家公司業(yè)績報喜。
昨日盤后,中微公司發(fā)布2023年業(yè)績快報,公司2023年1-12月實現營業(yè)收入62.64億元,同比增長32.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86億元,同比增長52.67%。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3年新增訂單金額約83.6億元,較2022年新增訂單的63.2億元增加約20.4億元,同比增長約32.3%。
另外,盛美上海昨日晚間披露2023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收38.88億元,同比增長35.3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11億元,同比增長36.21%,營收、凈利潤均取得較大幅度增長。
東吳證券表示,隨著行業(yè)資本開支擴張,半導體設備商訂單放量帶來業(yè)績放量,估值體系逐步由PS(市銷率)估值轉向PE(市盈率)估值,未來半導體設備商訂單有望持續(xù)增長,保障業(yè)績高增。
2)AI板塊反彈
這兩天,AI賽道最大的新聞,是蘋果公司放棄十年造車計劃,轉向生成式AI。報道稱,蘋果公司在內部披露宣布將停止電動汽車項目。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首席運營官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和負責這項工作的副總裁凱文·林奇(Kevin Lynch)同意了這一決定。這一決定讓造車項目近2000名員工感到吃驚,使得汽車硬件的員工將被裁撤,部分員工將轉移到蘋果的人工智能(AI)部門。
當地時間2月28日,蘋果公司召開年度股東大會。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在會上表示,蘋果正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進行大量投資,他還承諾蘋果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分享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相關計劃。
此外,昨日龍虎榜中,中科曙光是凈買額最多的個股,三日凈流入11.35億元;此外,其買一席位“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通常被認為是知名游資“章盟主”。
這一定程度上說明,AI方向下的國產算力、液冷服務器等題材,仍受資金熱捧。
華創(chuàng)證券認為,2月至今,市場已連續(xù)反彈兩周,進入反彈窗口期,疊加近日國資委推進央企人工智能規(guī)劃、中央財經委員會研究推動新一輪大規(guī)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以及海外AI龍頭公司業(yè)績持續(xù)超預期,計算機行業(yè)有望迎來有效基本改善,行業(yè)Beta充分修復。或可聚焦AI線,尤其是國產算力等方向。
3)汽車整車午后走強
以行業(yè)指數區(qū)分,汽車整車板塊今天漲幅也很靠前。
消息面上,1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銷分別為78.7萬輛和72.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5.18%和78.68%。隨著電動車車型日益豐富、產品力與性價比不斷提升,加之本地政府的大力扶持,美國、東南亞等新興市場有望快速崛起,在全球范圍內激發(fā)新一輪增長活力。
國泰君安預測,2024年全球銷量有望實現1800萬輛。國內方面,2024年經濟恢復背景下新能源車有望成為復蘇抓手,新車型往低價格帶進一步下沉,出口繼續(xù)拉動銷量快速增長。海外來看,歐洲車市呈現放緩態(tài)勢,美國市場則成為最快增長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