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6-19 15:33:25
在宏觀環(huán)境邊際改善、成長板塊成為市場焦點、中美貿易談判穩(wěn)步推進、流動性充裕疊加估值優(yōu)勢的多重背景下,港股或仍有望延續(xù)向上突破之勢。
盡管短期中美貿易談判仍有不確定性,將對港股風險偏好和盈利預期形成擾動,但支撐港股市場進一步向上的積極因素正在積累。隨著外部擾動對風險偏好的壓制趨緩,基本面修復與資金面改善的雙重力量有望共振,推動港股再上層樓。
中期視角,政策發(fā)力驅動基本面修復,疊加資金面持續(xù)改善,具備稀缺性資產優(yōu)勢的港股估值中樞或將抬升。結構上,科技板塊尤值重視,可聚焦受益于AI應用加速落地的互聯網巨頭。
此外,外資一季度流入速度滯后于市場漲幅,形成被動“欠配”。華泰證券測算,若外資配置比例回歸至去年末水平,或帶來約相當于港股自由流通市值1%的流入;若能回歸至2019年末,增配空間或達千億美元量級。同時,華泰測算南向配置港股的合理比例約為26%,現存公募基金增配潛力或達5000億港元;若按此比例完全配置,理論增配空間高達萬億港元。
行業(yè)選擇上,三季度市場波動性或仍較高,高股息板塊與必需消費可作為防御性底倉。全年視角看,若港股擴容與增配趨勢確立,則三季度波動反提供布局良機。一方面可逢低增配科技板塊,緊扣科技升級主線,關注硬科技、互聯網及AI;另一方面增配消費板塊,挖掘地產周期下半場蘊含的消費潛力修復機遇,如互聯網消費、醫(yī)藥,以及大眾消費領域(個護、乳品、農林牧漁等)。
【相關ETF】
互聯網AI——恒生互聯網ETF(513330)
創(chuàng)新藥出海——恒生醫(yī)藥ETF(159892)
消費新范式——港股消費ETF(51323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